“新冠疫情对国际中文教育影响形势研判会”观点汇辑View summary of ‘Symposium on the impact of COVID-19 on intern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摘要(Abstract):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事件,给汉语国际教育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国内外的环境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更清醒地认识汉语国际教育作为学科和事业所面临的挑战,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与《世界汉语教学》联合举办了一次线上形势研判会。我们邀请了10多位领导和专家参加了研讨,陆俭明、贾益民、赵杨、崔永华、李宇明、崔希亮、吴应辉、姜丽萍、梁彦民、朱瑞平、李泉、张博、王治敏、王瑞烽参加了研讨;同时,也邀请了业界的相关领导参与讨论,包括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马箭飞、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钟英华、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本期发表的观点和看法仅供相关决策机构和学界参考。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崔希亮(2005)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 崔希亮(2019)略论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知识体系,《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 崔希亮(2020)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汉语教学,《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 崔永华(1997)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概说,《中国文化研究》春之卷。
- 李宝贵(2020)“后疫情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如何转型?《人民日报》(海外版)7月3日第11版。
- 李泉(2002a)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海外华文教育》第2期。
- 李泉(2002b)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海外华文教育》第3、4期。
- 李泉(2009)关于建立国际汉语教育学科的构想,《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 李泉(2020)大变化、小思考:线上教学的一点启示,《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 刘利民(2020)这是一次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实验”,《人民政协报》3月25日。
- 赵金铭(2001)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基本框架,《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 郑艳群(2012)《对外汉语教育技术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 郑艳群(2015)新时期信息技术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新思路,《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第2期。
- 郑艳群主编(2019)《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技术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