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研究

  • 跨层序列词法化的结构原理及词汇化表现

    施春宏;陈艺骞;

    本文在学界既有认识的基础上,从跨层序列词法化结构原理的角度重新审视“跨层序列词汇化”这一句法、韵律跟词法、词汇交互作用的接口现象,以期进一步充实汉语词法学、词汇学的建构基础。文章借鉴生成语法关于句法结构关系的认识,重新定位了跨层序列的内涵及其词法化、词汇化的性质,并从结构化原则及其结构规则系统角度刻画了跨层序列词法化的基本原理。以此为依据,文章统计分析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所见的跨层词及其结构类型,进而构造出一个新的分类系统。文章还重点讨论了引起学界长期争议的跨层词汇化现象所蕴含的理论问题,并就词法和词汇研究中的结构化、句法化、一致化问题提出了一些方法论意义上的思考。

    2022年02期 v.36 14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2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跨层序列词法化的结构原理及词汇化表现

    施春宏;陈艺骞;

    本文在学界既有认识的基础上,从跨层序列词法化结构原理的角度重新审视“跨层序列词汇化”这一句法、韵律跟词法、词汇交互作用的接口现象,以期进一步充实汉语词法学、词汇学的建构基础。文章借鉴生成语法关于句法结构关系的认识,重新定位了跨层序列的内涵及其词法化、词汇化的性质,并从结构化原则及其结构规则系统角度刻画了跨层序列词法化的基本原理。以此为依据,文章统计分析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所见的跨层词及其结构类型,进而构造出一个新的分类系统。文章还重点讨论了引起学界长期争议的跨层词汇化现象所蕴含的理论问题,并就词法和词汇研究中的结构化、句法化、一致化问题提出了一些方法论意义上的思考。

    2022年02期 v.36 14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2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从延展组合到递进关联:“甚至于”“乃至于”及“甚而至于”的功用与演化

    张谊生;

    “甚至于、乃至于”的连接方式及功用,涉及延续增量的连接功能、后项递进的关联功能、承接延展的语篇功用。二者的叠加衍推与配合关联,涉及叠加融合到跨层组合、衍推连贯到递进终端、配合关联到多项递进。二者的关联配合及与“甚而至于”的差异,涉及关联互动的方式异同、组配连接的音节搭配、递进关联的功能侧重。据此,“甚至于、乃至于”与“甚而至于”已是分别具有追加并列、递进成分的功用,而且可以连接词语、小句、句子构成短语、复句、语篇的具有组合与关联功能的连词与短语词。相对而言,“甚至于”配合关联功能比“乃至于”更完善,除了独自连接关联之外,还可以与前置连词构成配合关联式。

    2022年02期 v.36 17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下载次数:1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从延展组合到递进关联:“甚至于”“乃至于”及“甚而至于”的功用与演化

    张谊生;

    “甚至于、乃至于”的连接方式及功用,涉及延续增量的连接功能、后项递进的关联功能、承接延展的语篇功用。二者的叠加衍推与配合关联,涉及叠加融合到跨层组合、衍推连贯到递进终端、配合关联到多项递进。二者的关联配合及与“甚而至于”的差异,涉及关联互动的方式异同、组配连接的音节搭配、递进关联的功能侧重。据此,“甚至于、乃至于”与“甚而至于”已是分别具有追加并列、递进成分的功用,而且可以连接词语、小句、句子构成短语、复句、语篇的具有组合与关联功能的连词与短语词。相对而言,“甚至于”配合关联功能比“乃至于”更完善,除了独自连接关联之外,还可以与前置连词构成配合关联式。

    2022年02期 v.36 17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下载次数:1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从引述到否认:“所谓”的表义条件、历时演变和立场表达

    杨刚;匡鹏飞;

    本文基于语言的“多声性”发现,“所谓”句包含引语代表的被引者声音和其他成分表示的言者声音。这两种声音的异同与“所谓”的表义有对应关系。二者无明显偏离时,“所谓”表引述;二者可能有偏离、部分偏离、完全偏离、严重偏离时,分别构成“所谓”表不确信、轻视、不承认、贬斥等主观义的条件。“所谓”有歧解性的原因是“所谓”句正处于两种不同声音相互交往的连接点上。从引述到负面评价的过程也是言者声音越来越偏离被引者声音的过程。历时考察表明,“所谓”在先秦时已有引语标记用法,至宋代经主观化和语法化而出现引述类传信语用法。负面评价语境、紧邻被引语的位置、相对较高的使用频率都为其主观化提供了条件。它在言说类词语中既有共性的语义演变方式,也有个性的发展,在现代汉语里能与引语分离,继续语法化为只表言者态度的传信标记。“所谓”能表达中性和负面立场,言者的主观视点会影响其立场表达。

    2022年02期 v.36 182-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19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从引述到否认:“所谓”的表义条件、历时演变和立场表达

    杨刚;匡鹏飞;

    本文基于语言的“多声性”发现,“所谓”句包含引语代表的被引者声音和其他成分表示的言者声音。这两种声音的异同与“所谓”的表义有对应关系。二者无明显偏离时,“所谓”表引述;二者可能有偏离、部分偏离、完全偏离、严重偏离时,分别构成“所谓”表不确信、轻视、不承认、贬斥等主观义的条件。“所谓”有歧解性的原因是“所谓”句正处于两种不同声音相互交往的连接点上。从引述到负面评价的过程也是言者声音越来越偏离被引者声音的过程。历时考察表明,“所谓”在先秦时已有引语标记用法,至宋代经主观化和语法化而出现引述类传信语用法。负面评价语境、紧邻被引语的位置、相对较高的使用频率都为其主观化提供了条件。它在言说类词语中既有共性的语义演变方式,也有个性的发展,在现代汉语里能与引语分离,继续语法化为只表言者态度的传信标记。“所谓”能表达中性和负面立场,言者的主观视点会影响其立场表达。

    2022年02期 v.36 182-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19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概率、预期和管控三项特征下的“恰好、恰恰、恰巧”辨析

    周韧;

    本文对现代汉语一组近义副词“恰好、恰恰、恰巧”进行比较研究,说明汉语虚词语义分析中的三项重要特征:概率、预期和管控。文章首先指出“恰X”词共有的语义背景是“项目A和项目B(在某方面)发生相同、相符、相反、相异或相通等关系的联系”,它们共有的语义核心是“低概率的精确性”。接下来进一步讨论三者之间的内部区别:“恰恰”正逐渐演变为一个纯粹的反预期标记;“恰好”可以在“管控”性的语义环境中出现,带有“克服困难障碍”的意味;“恰巧”的使用基于无预期无展望的环境,带有一定的“意外”因素,近期有朝“如意性”发展的倾向。文章最后简要讨论“正好”与“恰好、恰恰、恰巧”的差别,指出“正好”也可以出现在高概率的语境中,因此和“恰好、恰恰、恰巧”有重要差别。

    2022年02期 v.36 196-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下载次数:2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概率、预期和管控三项特征下的“恰好、恰恰、恰巧”辨析

    周韧;

    本文对现代汉语一组近义副词“恰好、恰恰、恰巧”进行比较研究,说明汉语虚词语义分析中的三项重要特征:概率、预期和管控。文章首先指出“恰X”词共有的语义背景是“项目A和项目B(在某方面)发生相同、相符、相反、相异或相通等关系的联系”,它们共有的语义核心是“低概率的精确性”。接下来进一步讨论三者之间的内部区别:“恰恰”正逐渐演变为一个纯粹的反预期标记;“恰好”可以在“管控”性的语义环境中出现,带有“克服困难障碍”的意味;“恰巧”的使用基于无预期无展望的环境,带有一定的“意外”因素,近期有朝“如意性”发展的倾向。文章最后简要讨论“正好”与“恰好、恰恰、恰巧”的差别,指出“正好”也可以出现在高概率的语境中,因此和“恰好、恰恰、恰巧”有重要差别。

    2022年02期 v.36 196-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下载次数:2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现代汉语主观量的表达机制及其实现条件

    张耕;

    首先,文章全面审视现代汉语主观量的语义来源,分为从量范畴到主观量表达、从情感范畴到主观量表达两个大类,并对两类主观量表达的可能手段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系统考察主观量表达的实现条件,概括为四条主观量与客观量的区分规则:预期激活条件、主观归纳条件、离散加合条件、情感焦点条件。最后,讨论了主观量表达的否定转化规律。

    2022年02期 v.36 21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29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 ]
  • 现代汉语主观量的表达机制及其实现条件

    张耕;

    首先,文章全面审视现代汉语主观量的语义来源,分为从量范畴到主观量表达、从情感范畴到主观量表达两个大类,并对两类主观量表达的可能手段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系统考察主观量表达的实现条件,概括为四条主观量与客观量的区分规则:预期激活条件、主观归纳条件、离散加合条件、情感焦点条件。最后,讨论了主观量表达的否定转化规律。

    2022年02期 v.36 21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29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简讯

  • 第18届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ICCSL-18)征稿

    <正>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和新西兰梅西大学人文学院拟于2022年7月9-10日在北京语言大学联合举办第18届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主要议题(包括但不限于):(1)国际中文教育转型时期学科理论与创新;(2)国际中文教育技术应用与在线教育;(3)国际中文教育低龄化与本地化;(4)国际中文教育标准、规范、测试与评估;(5)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建设、集成与服务;

    2022年02期 v.36 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8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18届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ICCSL-18)征稿

    <正>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和新西兰梅西大学人文学院拟于2022年7月9-10日在北京语言大学联合举办第18届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主要议题(包括但不限于):(1)国际中文教育转型时期学科理论与创新;(2)国际中文教育技术应用与在线教育;(3)国际中文教育低龄化与本地化;(4)国际中文教育标准、规范、测试与评估;(5)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建设、集成与服务;

    2022年02期 v.36 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8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国语言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征集论文

    <正>由中国语言学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语言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定于2022年9月23-25日在西安召开。本届年会将就语言学研究各领域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凡有意与会的会员,请于2022年5月1日前将论文提要电子版发送至语言学会邮箱。论文提要经评审,录用者将于6月底收到与会通知。论文提要要求:1)正文5号宋体字,题目3号宋体,字数以1500字为限。

    2022年02期 v.36 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语言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征集论文

    <正>由中国语言学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语言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定于2022年9月23-25日在西安召开。本届年会将就语言学研究各领域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凡有意与会的会员,请于2022年5月1日前将论文提要电子版发送至语言学会邮箱。论文提要经评审,录用者将于6月底收到与会通知。论文提要要求:1)正文5号宋体字,题目3号宋体,字数以1500字为限。

    2022年02期 v.36 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世界汉语教学》青年学者论坛(第9届)征稿

    <正>为进一步推动学术进步,促进学科发展,提升期刊品质,培育作者和读者群体,为青年学者搭建沟通和交流的学术平台,《世界汉语教学》拟于2022年9月在北京语言大学举办“《世界汉语教学》青年学者论坛(第9届)”,论坛的主题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TCSL)的跨学科研究”。现公开征集论文,热忱欢迎海内外从事汉语研究和汉语教学研究的青年学者投稿。本届论坛的主要议题: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研究;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2022年02期 v.36 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世界汉语教学》青年学者论坛(第9届)征稿

    <正>为进一步推动学术进步,促进学科发展,提升期刊品质,培育作者和读者群体,为青年学者搭建沟通和交流的学术平台,《世界汉语教学》拟于2022年9月在北京语言大学举办“《世界汉语教学》青年学者论坛(第9届)”,论坛的主题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TCSL)的跨学科研究”。现公开征集论文,热忱欢迎海内外从事汉语研究和汉语教学研究的青年学者投稿。本届论坛的主要议题: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研究;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2022年02期 v.36 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书目

    <正>《部分量:体貌、量化与论元互动的类型学研究》,李思旭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3月。《东南亚汉语传播研究》,吴应辉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21年11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作文自动评测模型构建研究》,郭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9月。《汉语新词语档案(2009~2015)》,张延成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9月。《汉语教学理论探索》,施春宏著,商务印书馆,2021年8月。

    2022年02期 v.36 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新书目

    <正>《部分量:体貌、量化与论元互动的类型学研究》,李思旭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3月。《东南亚汉语传播研究》,吴应辉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21年11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作文自动评测模型构建研究》,郭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9月。《汉语新词语档案(2009~2015)》,张延成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9月。《汉语教学理论探索》,施春宏著,商务印书馆,2021年8月。

    2022年02期 v.36 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面向东盟国家的汉语教学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延期举办的通知

    <正>东盟国家位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海上地理起始段,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先发展区域和关键区域,急需培养更多的汉语人才。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语教学》编辑部、北部湾大学人文学院、广西大学文学院、南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原定于2022年4月9日在北部湾大学联合主办“面向东盟国家的汉语教学创新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延期至2022年6月11日举办。会议仍由北部湾大学人文学院、北部湾海洋发展研究中心承办,将采用线下线上混合模式,境内学者参加线下会议,境外学者参加线上会议。

    2022年02期 v.36 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面向东盟国家的汉语教学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延期举办的通知

    <正>东盟国家位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海上地理起始段,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先发展区域和关键区域,急需培养更多的汉语人才。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语教学》编辑部、北部湾大学人文学院、广西大学文学院、南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原定于2022年4月9日在北部湾大学联合主办“面向东盟国家的汉语教学创新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延期至2022年6月11日举办。会议仍由北部湾大学人文学院、北部湾海洋发展研究中心承办,将采用线下线上混合模式,境内学者参加线下会议,境外学者参加线上会议。

    2022年02期 v.36 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汉语学习研究

  • 俄-英-汉三语者词汇语义通达模式研究

    陈建林;龚逸菲;于美连;蒋词;

    以俄-英-汉三语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跨语言重复启动范式,探究二语英语和三语汉语词汇语义通达模式。结果表明二语英语词汇可以直接通达语义,与一语俄语和三语汉语词汇之间的联系属于概念调节模式;三语汉语词汇需要借助一语俄语词汇通达语义,但不借助二语英语词汇,三语词汇与俄语词汇之间属于词汇连接模式;教学媒介语和语言水平在词汇语义通达中发挥作用。

    2022年02期 v.36 225-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17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俄-英-汉三语者词汇语义通达模式研究

    陈建林;龚逸菲;于美连;蒋词;

    以俄-英-汉三语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跨语言重复启动范式,探究二语英语和三语汉语词汇语义通达模式。结果表明二语英语词汇可以直接通达语义,与一语俄语和三语汉语词汇之间的联系属于概念调节模式;三语汉语词汇需要借助一语俄语词汇通达语义,但不借助二语英语词汇,三语词汇与俄语词汇之间属于词汇连接模式;教学媒介语和语言水平在词汇语义通达中发挥作用。

    2022年02期 v.36 225-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17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整体频次和搭配强度在母语和二语多词序列加工中的作用——以汉语双字副词短语为例

    侯晓明;孙培健;张婷婷;

    作为语言知识的一部分,语言的统计信息在语言的习得和加工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汉语习得领域,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大多还局限于频次,对其他统计信息的讨论仍较少。本研究考察了整体频次和搭配强度这两种统计信息在汉语母语、二语双字副词短语加工中的作用。33名汉语母语者与31名高水平汉语二语学习者对80个汉语双字副词短语的可接受性进行判断,记录其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发现:一方面,整体频次和搭配强度对汉语母语者和汉语二语学习者的多词序列加工均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与汉语母语者相比,汉语二语学习者对搭配强度的敏感度相对较弱,但汉语二语学习者与汉语母语者对整体频次的敏感程度无显著区别。

    2022年02期 v.36 236-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下载次数:1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整体频次和搭配强度在母语和二语多词序列加工中的作用——以汉语双字副词短语为例

    侯晓明;孙培健;张婷婷;

    作为语言知识的一部分,语言的统计信息在语言的习得和加工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汉语习得领域,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大多还局限于频次,对其他统计信息的讨论仍较少。本研究考察了整体频次和搭配强度这两种统计信息在汉语母语、二语双字副词短语加工中的作用。33名汉语母语者与31名高水平汉语二语学习者对80个汉语双字副词短语的可接受性进行判断,记录其正确率和反应时。结果发现:一方面,整体频次和搭配强度对汉语母语者和汉语二语学习者的多词序列加工均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与汉语母语者相比,汉语二语学习者对搭配强度的敏感度相对较弱,但汉语二语学习者与汉语母语者对整体频次的敏感程度无显著区别。

    2022年02期 v.36 236-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下载次数:1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 ]

汉语教学研究

  • 汉语二语缩写能力及其与阅读和写作能力之间的关系

    亓海峰;廖建玲;

    本文以40名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考察他们的读后缩写学习过程。研究主要调查缩写文章中词汇、句法结构以及内容与原文的协同情况,以深入了解从阅读到缩写汉语二语学习过程的基本性质与特征。研究还考察了学习者缩写能力与其阅读和独立式写作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缩写文章的动词、句法结构与原文的高频语言运用协同程度较高。与学习者的独立式写作能力相比,缩写文章质量更多地受到学习者阅读能力的影响。

    2022年02期 v.36 251-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下载次数:2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汉语二语缩写能力及其与阅读和写作能力之间的关系

    亓海峰;廖建玲;

    本文以40名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考察他们的读后缩写学习过程。研究主要调查缩写文章中词汇、句法结构以及内容与原文的协同情况,以深入了解从阅读到缩写汉语二语学习过程的基本性质与特征。研究还考察了学习者缩写能力与其阅读和独立式写作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缩写文章的动词、句法结构与原文的高频语言运用协同程度较高。与学习者的独立式写作能力相比,缩写文章质量更多地受到学习者阅读能力的影响。

    2022年02期 v.36 251-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下载次数:2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屏幕录像场域教学模态的缺失及其代偿途径——以初级阶段汉语教学为例

    李琳;

    本文在分析“课堂”场域师生交际系统的基础上对比不同场域交际模态,发现“录屏”场域模态缺失主要表现为教师态势语的全部缺失及口头话语的部分缺失。缺失模态虽各自体现为不同形式,但功能主要集中在引起注意、优化认知负荷、诱发积极情绪三个方面。缺失模态的功能应由尚存健全模态及其他模态代偿。这些代偿途径应当成为网络教学的应然与必要,而不是或然与可选。

    2022年02期 v.36 262-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20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屏幕录像场域教学模态的缺失及其代偿途径——以初级阶段汉语教学为例

    李琳;

    本文在分析“课堂”场域师生交际系统的基础上对比不同场域交际模态,发现“录屏”场域模态缺失主要表现为教师态势语的全部缺失及口头话语的部分缺失。缺失模态虽各自体现为不同形式,但功能主要集中在引起注意、优化认知负荷、诱发积极情绪三个方面。缺失模态的功能应由尚存健全模态及其他模态代偿。这些代偿途径应当成为网络教学的应然与必要,而不是或然与可选。

    2022年02期 v.36 262-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20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面向日本汉语学习者的普通话鼻韵母高变异感知训练研究

    杨蕊宁;

    汉语普通话鼻韵母的感知辨认一直困扰着日本汉语学习者。本研究在非实验室环境下,利用高变异语音训练(HVPT)方法对具有汉语学习经历的学习者与没有汉语学习经历的非学习者进行了九周的感知训练。研究发现:(1)学习者组被试通过HVPT的训练对鼻韵母的感知能力有显著提升,训练效果转移到了新的发音人、新的训练音以及新的语音环境,并在训练结束四个月后仍然保持着训练结束时的水平;而非学习者组被试在训练结束后感知能力没有得到显著提升。(2)两组被试均未在“-n”和“-ng”上表现出明显选择偏向。(3)个体差异是影响感知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以上发现对日本汉语学习者鼻韵母感知能力的提高与感知训练模型的完善具有实践意义。

    2022年02期 v.36 275-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下载次数:1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面向日本汉语学习者的普通话鼻韵母高变异感知训练研究

    杨蕊宁;

    汉语普通话鼻韵母的感知辨认一直困扰着日本汉语学习者。本研究在非实验室环境下,利用高变异语音训练(HVPT)方法对具有汉语学习经历的学习者与没有汉语学习经历的非学习者进行了九周的感知训练。研究发现:(1)学习者组被试通过HVPT的训练对鼻韵母的感知能力有显著提升,训练效果转移到了新的发音人、新的训练音以及新的语音环境,并在训练结束四个月后仍然保持着训练结束时的水平;而非学习者组被试在训练结束后感知能力没有得到显著提升。(2)两组被试均未在“-n”和“-ng”上表现出明显选择偏向。(3)个体差异是影响感知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以上发现对日本汉语学习者鼻韵母感知能力的提高与感知训练模型的完善具有实践意义。

    2022年02期 v.36 275-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下载次数:1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 ]

  • INFORMATION ABOUT SHIJIE HANYU JIAOXUE

    <正>Shìjiè Hànyǔ Jiàoxué is a peer-reviewed quarterly journal which was founded in1987by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The journal provides a forum for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learning and test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second language and 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All manuscripts are reviewed by anonymous reviewers.It is published by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Press in Chinese,but it also accepts articles in English.Shìjiè Hànyǔ Jiàoxué is a Chinese core journal in linguistics.

    2022年02期 v.36 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INFORMATION ABOUT SHIJIE HANYU JIAOXUE

    <正>Shìjiè Hànyǔ Jiàoxué is a peer-reviewed quarterly journal which was founded in1987by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The journal provides a forum for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learning and test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second language and 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All manuscripts are reviewed by anonymous reviewers.It is published by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Press in Chinese,but it also accepts articles in English.Shìjiè Hànyǔ Jiàoxué is a Chinese core journal in linguistics.

    2022年02期 v.36 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