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汉语教学》青年学者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2013年11月9-10日,由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语教学》编辑部主办的“《世界汉语教学》青年学者论坛”在北京语言大学成功举行。这是《世界汉语教学》首次举办青年学者论坛,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吉林、辽宁、山东、河北、陕西、四川、新疆、广西、云南、湖北、安徽、广东、中国台湾等16个省市52所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的450余位学者、教师、研究生和留学生参与,国务院侨办、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机构均有代表出席了开幕式。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辞。他指出语言学研究应密切关注语言生活,并鼓励青年学者抓住国际汉语教学事业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积极探索创新,进一步推进学科发展。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汉语教学》主编张博在开幕式致辞,希望论坛能将青年才俊的探索精神、专家学者的远见卓识和同行朋友的学术热情汇聚在一起,化成推进中国语言学及汉语教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刘丹青、杨亦鸣、王洪君、潘海华、崔健、崔希亮、袁毓林、郭锐、吴福祥、张谊生、胡建华、崔永华、张旺熹、王建勤、张维佳、董秀芳、孙德金、陈前瑞等18位专家应邀出席论坛,对18位青年学者的报告进行了一对一点评。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学理论、类型学研究、汉语研究、汉语习得研究等,涉及语法化、词汇化、构式语义、话语表达、情态研究、时体表现等近期语言学关注的热点。报告重视理论思考,注重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视角的运用,又十分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力图用新理论解释汉语语言学中的难点问题。专家的点评精到中肯,令报告学者和与会代表深受启发。本届论坛呈现出高端、前沿、深刻、多元的特点,多种思想的交流、碰撞与相互切磋,有益于推进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为语言学和汉语教学与习得研究培养新生力量。
会议由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教授致闭幕辞。崔校长指出,本届论坛非常成功,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青年是主角。论坛所邀请的18位报告人,分别来自14个单位(13所高校及社科院语言所),都是年龄在45岁以下的青年学者。他们虽然年轻,但已在语言学及语言习得等研究领域崭露头角,取得了令学界瞩目的成就。如果“论资排辈”,目前他们在很多大型学术活动中还难以站到前台,而本届论坛专门邀请青年学者作报告,这是论坛的一大特色。报告的青年学者理论视野开阔,研究视角新颖,方法科学,更可贵的是,他们都有高远的学术追求,都有对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挚爱;他们崇尚学术的价值观,执着探索的研究精神,为参会的广大博士生、硕士生和年轻老师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产生了强烈的感召力和推动力。
二、“报告-点评-提问”的互动形式好。《世界汉语教学》编辑部举办这次学术活动的愿望是,给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领域杰出的学术新星、建树卓越的著名专家和崇尚学术、追踪前沿的同行朋友们提供走近彼此、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搭建一个现场“报告-点评-提问”的即时交流互动的平台。根据反馈,大家都很喜欢这种形式,尤其喜欢听专家点评。专家们都非常鼓励报告学者,经过他们的点评,大家对报告人的学术创新,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有待研究的问题等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专家们提出的建议高屋建瓴,不仅为报告人指明了方向,也给大家诸多启发。总之,大家普遍感到,“报告-点评-提问”互动所带来的启发更为直接、更为深刻,很多都是从文献阅读中无法获得的。
三、反响热烈。报名参会的代表远远超过预定名额,这表明,学术的传播和发展需要更多的交流,青年学者论坛的交流形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本届论坛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经费支持。今后,《世界汉语教学》还将举行后续的学术活动,希望为推进语言学和汉语教学研究承担更多的学术责任。
附录:青年学者与报告题目
陈振宇 论“完备性”
高增霞 汉语连动结构的词汇化
郝美玲 来自不同语言类型的学习者叙述汉语运动事件的实验研究
黄瓒辉 限定量词的语义解读及其句法语义结构关系
李思旭 “别不是”“可不是”的表义倾向及词汇化
冉启斌、顾 倩 用嗒嘴音呼唤动物:来自世界语言的证据
施家炜 汉语疑问句系统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过程与认知加工策略
宋文辉 和确定动结式语法地位相关的几个形态学问题
宋作艳 定中复合名词中的构式强迫
唐正大 汉语关系从句内部的时和体
完 权 从成句现象看汉语的词类和谓语类型
王 姝 汉语介词、连词语法化中并存原则强劲而择一原则无力的原因
熊仲儒 形名合成词的结构分析
姚双云 条件标记的语体差异及其功能解释
张林军 高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声调感知的脑电研究
张雪平 “要是P就好了”句式的情态表达功能
周 韧 从现实性和非现实性角度看几对近义副词的差异
宗守云 从“不知道”的情态化看情态和否定的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