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汉语教学》青年学者论坛在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网报道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朱妍洁) 11月9-10日,由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语教学》编辑部主办的“《世界汉语教学》青年学者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院长杨亦鸣等专家应邀出席论坛,对18位青年学者的报告进行了一对一点评,报告内容主要涉及语言学理论、汉语研究、汉语习得研究等方面。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出席论坛并致辞。他表示,语言学研究应密切关注语言生活,并鼓励青年学者抓住国际汉语教学事业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积极探索创新,进一步推进学科发展。
刘丹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论坛发言的青年学者来自全国各地,专业范围较广,科研能力较强,其报告总体呈现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特点。“这些青年学者眼界比较开阔,对世界语言学的发展状况也比较了解,并不局限于汉语范围。和只做纯理论研究不同,他们从汉语教学第一线取材,针对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其体现的学术价值取向是积极的,对促进汉语研究与时俱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他认为,目前汉语的基础研究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只有把语言的规则揭示出来,才能反哺教学,更好地帮助教师进行教学” 。
“青年学者是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研究未来的支柱,举办本次论坛是想为他们搭建一个宽广的学术交流平台。”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汉语教学》主编张博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些青年学者对语言学的爱与执着,能感染、激励更多的后学加入语言学的研究队伍,为学科未来的发展储备学术力量。”她表示,通过搭建平台扶持优秀人才,是“期刊培养作者的责任与义务” 。
据悉,青年学者论坛系首次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16个省市52所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的450余位学者、教师、研究生和留学生参与。《世界汉语教学》编辑部表示,论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支持,希望能够举行后续的学术活动。
责任编辑:田华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http://www.cssn.cn/81/8101/201311/t20131118_835495.shtml